为深入了解彝区土地的民生民情,1月13日,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彝”路生花·明炬调研团队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开展了为期七天的调研活动,探访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状况。
“彝”路彰显民生温度
据了解,雷波县人民的经济状况较为拮据,孩子们的基本营养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团队抵达小沟村后,迅速与当地驻村干部取得联系,并依次走访了当地现有的小沟村小学和田坝镇中心学校。在我校驻村帮扶的李晓辉书记的介绍下,团队了解到通过当地政府和四川农业大学的协调和努力,共协调了1300余件牛奶,让小沟村小学和上田坝镇中心校的学生喝到了纯牛奶,希望孩子们能茁壮成长。此前,针对部分村民有年迈老人骨质疏松缺钙等问题,我校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协调合作,两次为村民们捐赠牛奶,用真情和实际诠释责任与担当。

雷波县小沟村地势较为偏僻,与外界沟通存在诸多不便,导致村中大部分人与外界较少来往,文娱活动也较为单一和平淡。在团队走村入户、采访村民的过程中,团队积极克服语言沟通障碍问题,与村民找话说、唠家常,走进彝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圈子,以真实地了解当地彝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李晓辉书记告诉明炬团队,在我校与政府共同努力下,小沟村引来了多个品牌赞助商举办了自2019年疫情后的第一次民俗运动会,有斗羊、斗鸡、摔跤、拔河、篮球比赛等,极大调动了村民们的参赛斗志与生活热情。
“彝”路大步踏向未来
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替政府分忧解难,我校与社会爱心人士设立了 “熊猫奖学金”资助鼓励凉山州雷波县小沟小学的学生们坚持不懈奋斗,终日孜孜向学。与此同时,四川农业大学还协调社会资源对村小的16位优秀贫困生每年给予2000元的资助,将一直持续到他们读完大学。团队了解到,四川农业大学一直秉持着爱才惜才的理念,尽全力支持国家、社会人才培养。调研支教的日子里,团队成员与孩子们朝夕相伴,与孩子们互通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孩子们各种手工、文化民俗故事等,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互汇,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为助力小沟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山村返贫现象的发生,李晓辉书记从四川农业大学来到了小沟村。他告诉团队成员们,脐橙是小沟村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小沟村的脱贫关键之一在于脐橙销路的打开。他带领团队成员们走访多户果农人家,每一家果农都热情地招待了团队成员们,邀请他们品尝正当季的脐橙。团队成员们发现,小沟村的村民们朴实诚信,注重脐橙的质量,只对外出口皮薄香甜的优质脐橙,杜绝青涩干瘪的脐橙滥竽充数问题的出现。随着此类助农扶农活动的进行,销路渐渐打开,产业链渐渐形成,村民认真负责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小沟村的农产品销售也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团队从雅安来到凉山,虽披雪迎风,脚踏泥泞,但谁也没有叫苦叫累,反而对山区的人民倍感心疼。团队成员范冰艳表示 :“雷波县人民的生活让我更珍惜当下,更珍惜平时拥有和还未拥有的一切。”雷波县人民一张张热情淳朴的脸打动着成员们的心,他们的真诚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鼓励着成员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努力、更坚定、更踏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