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禾润农白榆队的成员秦可,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龙女湖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农”主题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此次宣讲旨在深入普及“三农”知识,倾听民众对“三农”问题的看法,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宣讲围绕“三农”的含义、现状、发展和情怀四大核心板块展开。秦可详细介绍道,“三农”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特有概念,涵盖农业、农村、农民三个关键领域,其形成历经思想萌芽、内涵提出、概念凝练及中央正式公开使用四个阶段。这一概念的产生,源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关系和发展路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谈及“三农”现状,秦可列举了一系列数据: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显著;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84元,实际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介绍“三农”发展时,秦可着重强调了农业科技的重要作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优良品种的广泛推广,大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智能农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实现了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初步发展。此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民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逐步提升,政策支持、法治保障持续加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三农”建设。

“三农”情怀是本次宣讲的一大亮点。秦可解释说,“三农”情怀包含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个方面。他还提到“五个务必”,即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人才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和基层政府应协同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宣讲结束后,青禾润农白榆队现场分发调查问卷,收集社区居民对“三农”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居民们积极参与,围绕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农民增收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此次青禾润农在龙女湖社区的宣讲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深入了解了“三农”知识,也为后续“三农”工作的开展收集了一手资料。未来,青禾润农团队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推动“三农”理念深入人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