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阡陌研行”调研团队奔赴汉源县,开展花椒产业专项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当地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学术支持。汉源县农业农村局花椒发展中心主任杜洪俊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并详细介绍了汉源花椒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规划。

汉源花椒产业规模与成就显著
汉源县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享有“中国花椒之乡”美誉。近年来,当地紧抓四川省建设全国花椒第一省的机遇,将花椒产业作为践行全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抓手,推动其成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
在基地建设方面,汉源县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汉源花椒》等多项标准,规划建设10万亩现代花椒产业园区,建成70个高标准栽培管护示范基地。依托园区示范带动效应,当地联合多所科研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39人,构建起“专家+农技人员+农村技术能人”技术服务体系。目前,花椒种植规模从2012年不足10万亩扩大到20.4万亩,鲜花椒产量达3.64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加工水平的提升也是汉源花椒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建成中国汉源花椒产业加工园区,园区加工企业达25家,年加工鲜花椒超5万吨,产值30亿元,占花椒产业链综合产值的60%。汉源花椒油产量占全国红花椒油产量的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油生产加工基地。同时,汉源县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汉源花椒”品牌价值达61.04亿元,入选《欧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地理标志合作与保护的协定》产品保护名录,成功注册“汉源红”区域公用品牌等,全方位提升品牌价值与影响力。

直面挑战谋破局
尽管成效显著,汉源花椒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全国花椒产能过剩,导致价格逐年走低,鲜花椒均价从2018年的20元/斤跌至2024年的10元/斤。另一方面,花椒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采收期劳动力短缺且成本逐年增长,每斤花椒生产成本高达7元。此外,叠加疫情后市场疲软、外地花椒的冲击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产业发展受限。

针对这些问题,汉源县已明确下一步发展规划。一是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川西红花椒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打造数字经济花椒产业基地,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推进新技术研发应用,提升花椒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三是壮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花椒精深加工企业,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四是规范交易市场秩序,依法推行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强化品牌使用管理,维护品牌形象。

校地合作共谋发展
四川农业大学“阡陌研行”调研团队表示,通过此次调研,对汉源花椒产业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团队成员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调研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汉源花椒产业的发展提供实操性建议。同时,团队期待与汉源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汉源花椒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擦亮“汉源花椒”这张亮丽的名片。

汉源县花椒产业的发展,既是山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典范,也为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政府、高校、企业以及椒农的协同努力下,汉源花椒产业有望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续写产业振兴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