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梦载新芽·暖阳‘童’行”支教小队前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路社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日活动。通过志愿者讲解、观看视频、玩游戏等形式,把红色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给了孩子们,点燃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本次红色文化教育日活动设计“遵义会议精神与沂蒙精神”和“重走长征路”课程。以遵义会议为先,团队成员李宛怡以动画引入,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打开教学的窗口,成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不少同学主动站起来分享他们对遵义会议的认识。李宛怡循循善诱,通过引导孩子们背诵遵义会议精神、计算遵义会议召开至今的周年数等方式帮助他们领会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李宛怡播放遵义会议小视频 张润摄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挽救中国革命的关键一步,那么沂蒙精神就是军民水乳交融的历史见证。李宛怡巧妙转换,围绕沂蒙山小调、女子火线桥和战时托儿所等沂蒙精神相关内容,通过“一起来听音乐”和“猜猜猜”等趣味游戏,生动展现了沂蒙大地的美好风光和军民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在课程学习中,孩子们积极表达了对沂蒙精神的感受以及对沂蒙英雄的敬佩。

图为孩子上课回答问题 张润摄
《重走长征路》则更注重实践,团队成员王粒蔓以飞夺泸定桥和四渡赤水的壮观场面点出课程主题,然后开展“重走长征路”和“四渡赤水”小游戏,带领孩子们体验长征路线,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细心观察,了解长征路上的重要事件。在分享感受环节,有位小朋友这样说道:“在玩四渡赤水游戏时,我感觉红军非常不容易,因为水很冷,渡过水去要废很大的力气,他们的意志一定很坚定。”不少小朋友纷纷向老师分享本次课程的感受,王粒蔓抓住时机,总结红军长征的艰难不易,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图为孩子们和支教老师一起体验长征路线 王彩彦摄

图为孩子们在玩四渡赤水游戏 刘雪婧摄
通过本次课程,“青梦载新芽·暖阳‘童’行”支教小队和孩子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了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与动力。人民日报曾言:“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绚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青梦载新芽·暖阳‘童’行”小队将继续前行,趁风华正茂之际,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树立远大人生追求与志向,筑造青春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