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网石板滩村讯7月11日电(通讯员:吴中钦)2025年7月4日至9日,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彝路生花·花满邑”小队奔赴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围绕当地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为找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入户访谈为辅。在调研首日,团队成员前往石板滩村委会拜访四川农业大学派驻石板滩村第一书记韩庆龙。韩书记对团队一行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石板滩村自然及人文情况,减轻了社会实践团队的调研难度。

图1:石板滩村环境情况
据调研,石板滩村的村民目前主要的收入来自于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脐橙种植产业,二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石板滩村位于金沙江畔,同时紧邻353国道,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石板滩村提供了相对较为便利的交通,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同时,金沙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充足的光照也为石板滩村的脐橙种植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
团队成员通过多日入户访谈发现石板滩村常住人口大多数为儿童以及老年人,彝族人口占比较大。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务工地较为分散,虽然有部分人员选择在凉山州内务工,但外流趋势仍然明显。在调研中了解,石板滩村的农业用地土质较差,曾经遭遇过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这些不利因素不仅提高了当地主要经济作物脐橙的种植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种植业发展。

图2:团队成员张皓轩与村民们进行沟通
综合实地走访和问卷内容反馈,团队成员分析出石板滩村虽然拥有着部分资源优势,村常住人口人口老龄化和受教育程度不高,都对脐橙种植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土地流转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加之对农村土地政策的不了解,严重限制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彝路生花·花满邑”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石板滩村“人力+土地”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亲身丈量这片土地,才能真正的读懂这片土地。期待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投身调研一线,为调研地区挖掘新的发展机遇,以川农学子的青春力量,为振兴乡村提供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