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至8月3日,四川农业大学青梦载新芽·拾光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重庆市社云阳县、泸州市玄滩镇、达州市高新区斌郎街道等乡村及养老机构,聚焦当下养老服务与儿童心理发展现状,紧扣“一老一小”关切点,通过调研问卷、深度访谈双轨并行,深入探寻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洞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经调研,累计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40份,力求为乡村振兴进程中“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难题,输出青春智慧方案。
一、把“需求清单”变成“服务工单”
为精准勾勒老年群体真实需求画像,团队设计的问卷覆盖居住模式、收入结构、健康状况、文娱诉求等多维度。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地区老年人普遍已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超过70%选择独自居住或夫妻同住,收入以社保保障及子女经济支持为主。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虽对居住环境满意度较高,但对社区管理效率和服务精细度有优化需求。在文娱活动上,老人日常娱乐集中于邻里闲聊、户外散步,对养老机构接纳意愿低,且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紧急呼叫设备等适老化设施“认知空白,兴趣待启”。
基于调研结论,团队同步将“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工单”:针对社区管理短板,联动居委会梳理“便民服务提升清单”;聚焦适老化设施盲区,向民政部门提交“智能助老设备推广建议”;围绕精神文化需求,策划“银发志趣课堂”系列活动,推动调研数据落地为助老务实举措。

图为团队成员黄围智调研老年人群体

图为团队成员林光明访问老年人
二、让“书香”成为“心药”
团队成员以“书香伴成长”为核心,为乡村留守儿童打造阅读陪伴计划,兼顾日常关怀和阅读引导。团队借助“阅读闯关”等游戏形式,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闲暇时,团队成员会陪孩子聊天,做小游戏,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这次实践,让团队成员真切体会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也在相处中,更深领悟耐心与责任的重量。实践尾声,不少孩子抱着书说“原来文字里藏着魔法”,这份对阅读的热爱,让团队确信:书香照进心灵,能化作治愈成长烦恼的“心药”。

图为团队成员王镈照料孩子们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明晰老人群体需求痛点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况,成员们也在过程中体会到社会责任,实现自我磨砺,进一步成长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并以青春之力为社会贡献力量,于乡村振兴中书写青春华章,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注入青年群体特有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