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 8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听峰宿影”团队开启了一场跨越炎炎夏日的乡村探寻之旅,奔赴四川、重庆、云南、福建、河北等地乡村,以“乡村民宿与休闲农业协同发展现况”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力求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挖掘乡村发展新路径,解码“宿 + 农”协同发展的奥秘。
图为民宿调研实景 刘禹彤 供图
此次实践,团队怀揣着为乡村产业融合出谋划策的初心,旨在精准摸清乡村民宿与休闲农业协同发展的现况。从蜀地乡村的袅袅炊烟,到异地田园的郁郁青苗,“听峰宿影”团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乡村民宿调研中,成员们深入民宿的各个角落,向民宿经营者了解日常运营的点点滴滴,也与往来游客畅聊旅行体验,累计发放问卷超200份,全面覆盖民宿经营者与游客两类群体。通过这些问卷,细致剖析宣传渠道如何打通客源脉络、客群特征怎样影响经营策略、现有合作模式存在哪些优化空间等关键问题。
与此同时,团队把目光投向周边休闲农业项目,脚步不停歇地走访田间地头、农业采摘园、农事体验基地等。与从业者围坐交流,听他们讲述和乡村民宿合作时遇到的痛点,比如衔接流程不顺畅、利益分配有分歧;也倾听他们对协同发展的迫切需求,渴望资金扶持、技术助力,盼着能和民宿一起把产业蛋糕做大。
图为访谈实景 谢仁灿 供图
调研结果的呈现,为乡村“宿 + 农”协同发展勾勒出清晰轮廓。超六成民宿已携手休闲农业项目,“联合推广”借助线上线下平台,让民宿与农业体验的名气一同远扬;“推出住宿 + 体验套餐”,把民宿的休憩空间和农事采摘、民俗活动等农业体验串联成线,成为主要合作方式。而这样的合作,也实实在在带来经营效益提升,超七成民宿的入住率、客单价等经营数据飘红上扬。再看游客端,超八成游客愿意为乡村民宿买单,他们在期待中关注着卫生是否达标、交通是否便捷,更盼着能深度参与独具特色的农业体验活动,像跟着农户学传统农耕、参与农产品手作等。
图为受众调研实景 王佳怡 供图
团队成员感慨:“乡村‘宿 + 农’协同发展潜力巨大,却也需跨越诸多障碍。”此次实践让大家触摸到乡村产业脉搏,未来愿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助力解锁更多发展密码,让乡村民宿与休闲农业在协同中绽放更亮光彩 。(作者:文/王佳怡 图/刘禹彤 谢仁灿 王佳怡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